培养基+CDMO“双轮”驱动 助力本土生物医药发展——访奥浦迈董事长肖志华|世界快播报

新华财经上海6月5日电(记者胡洁菲)近年来,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分工不断精细化,加之生物医药工艺与工程产业发展,细胞培养基行业逐渐引发关注。奥浦迈如何看待行业格局?未来又将如何谋划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近日,记者专访了奥浦迈董事长肖志华。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核心技术优势?

肖志华:奥浦迈是一家致力于打造细胞培养基民族品牌和生物药外包开发生产服务(CDMO)一站式平台的企业。


【资料图】

可能很多行业外的人不太知道培养基是什么,从学术上来说,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通俗意义上理解,有如养花种草离不开土壤一样,培养基就是细胞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液,决定了生物药的产量和质量。因为配方和生产工艺复杂,培养基的技术门槛极高,是生物医药的基础技术。可以说,在新药研发的细胞培育阶段,它发挥了重要作用。

奥浦迈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竞争力。评价一款培养基好坏,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稳定性、细胞数量和抗体表达。过去,中国的培养基一直长期被默克、丹纳赫和赛默飞等国际巨头垄断。在与一些国际友商产品对比中,我们的一些产品在稳定性、活细胞密度、活细胞率、抗体表达量等方面均胜于竞争对手,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不仅性能更好,而且能帮助下游企业节约综合成本、省时间。

2022年,公司也研发出了多款培养基新产品,包括新一代“Star系列”CHO细胞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以及疫苗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相关数据,公司在2020年度中国蛋白抗体培养基市场中占据6.3%的市场份额,是这一中高端无血清培养基领域占比最高的中国生产企业。

记者:奥浦迈除了做培养基,还承接生物医药生产制造外包(CDMO)业务,能不能谈谈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目前公司的收入结构大概是怎样的?

肖志华:如果大家留心我们公司的英文名“Optimize”,是优化的意思。公司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断增长,看到CDMO和培养基业务的协同性。

基于此,公司建成了抗体药物开发 CDMO 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抗体工程人源化筛选、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到中试生产以及临床样品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加速新药从基因到上市申请的进程。

目前,公司位于临港的D3工厂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正处于调试验证阶段,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具备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能力。

CDMO业务会对公司培养基业务的战略意义非常显著。具体来看,奥浦迈采用细胞培养“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使用自研的无血清培养基可降低生物药CDMO服务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在CDMO服务阶段增加无血清培养基的客户黏性,从源头锁定未来客户的培养基采购,在客户的药物实现成功上市及规模化生产阶段能够为其提供生物药培养基产品,进而保障公司长期、稳定的持续盈利能力。

目前从公司整体业务构成来看,培养基业务与CDMO业务分别占公司整体业务的比例约为在70%、30%左右。未来,伴随着奥浦迈的不断发展壮大,两块业务基本会保持在50%、50%的占比。

记者:2022年9月,奥浦迈登陆科创板,第一份年报数据很不错,接下来公司会延续这一增长势头吗?

肖志华:根据我们披露的财报,公司2022年全年总营收达2.94亿元,同比增长38.41%,归母净利润达1.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4.47%。

我们对接下来的业绩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一方面,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有111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70个、临床I期阶段19个、临床II期阶段7个、临床III期阶段14个、商业化生产阶段1个。截止到23年3月31日,这一管线的数据已经增长至125个,随着上述管线的向后推进,逐步进入III期临床及商业化阶段,培养基业务需求也会呈现出放量增长的趋势。

从大的行业趋势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结果,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6.3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30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预测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

另一方面,从CDMO业务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2017 年至 2021 年中国生物药 CDMO 市场总量自 29.32 亿元增长至159.31 亿元,2017 至 2021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52.7%;未来受新兴技术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生物类似药增加药物可及性的驱动,预计生物药外包渗透率将持续上升,该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境外收入超5000万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17.46%,伴随着奥浦迈产品品牌的出海,逐步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相信后续国际化还将进一步为公司贡献更多的增长点。

记者: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公司应该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

肖志华:在不断提升内部研发生产水平的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2022年11月,奥浦迈与华东理工大学签署科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奥浦迈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与转移联合研究院(奥华院)”,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投入生物医药国际前沿技术开发,促进成果转化,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之所以成立这个研究院,也是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科研对于一家企业、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内的产学研合作还面临较多的瓶颈,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前沿的技术研发,让真正的学术“大佬”心无旁骛、毫无负担地去做一些真正有利于行业和基础科研的探索,而这也将不断为企业贡献强大的内生动力、驱动我们的业务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