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点!一夜成顶流!带火淄博的不只是烧烤,还有地方音乐节

要问最近在互联网上最火的热点是什么,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那必然是凭借着热情好客、优质服务杀出重围的山东淄博。


(相关资料图)

淄博此次率先站上了文旅业回暖的潮头。如今淄博高铁站一日到达人次最高已经超越5万,比春运还要忙。

在“淄博烧烤”的热搜缝隙里,#淄博音乐节#也引起不小的讨论度,自三年前与麦田音乐节订下“十年之约”起,淄博就已经在文旅业上进行率先布局。

淄博的爆火不是偶然

相较于背靠大明湖和趵突泉名声在外的济南,以往山东淄博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有古代齐国的都城,在众多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城市里面,它显得笨重而不起眼。

尤其是在近几年,山东作为国内的重工业大省,省内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城市,已经开始出现经济严重下滑的趋势,淄博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淄博全年GDP仅3642亿,较上年同期下降1400多亿,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

所以转型对于山东经济发展而言是势在必行的,而转型的突破口正是扩大第三产业的占比。在这个过程中,着力布局音乐节成为山东推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步。2019年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将音乐节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的主打文化产品,重点培育“文旅+”新业态。当时,经济严重下滑淄博也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全面实施文化赋能行动。

2020年9月至10月,山东各地累计举办9场音乐节,同期,这一数据在全国各省位列首位。淄博也在这一年第一次举行大型音乐节——麦田音乐节,短短两天时间,淄博麦田音乐节汇聚了五万乐迷参与到这场音乐盛宴,单日最高人数突破27000余人次。来自不同城市的音乐爱好者共聚淄博。同时带动了当地烧烤生意的增长。

这是淄博第一次直观体会到音乐节的旅游价值。随后,淄博与太合音乐主办的麦田音乐节签下“十年合约”,并承诺前五年的活动都将由政府出资。

▲《淄博晚报》电子刊

不只是淄博,山东多地都对音乐节抛出橄榄枝,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上半年,山东省内举办的音乐节就在20场左右。尽管不凑巧的时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音乐节之于山东旅游业的价值,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的淡去,线下演出和旅游业成为最先迎来报复性增长的两大产业,压抑许久的人们迫切需要用一种方式,庆贺回归常态的生活。此时,飘着烟火气、没有距离感的淄博烧烤摊成了完美的落点。

在这轮爆火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淄博烧烤好吃又便宜,同时,及时开设的烧烤专列、政府的保驾护航增添了更多城市好感,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将“好客山东”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们看不到的,是淄博甚至整个山东在大众群体印象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是当地产业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一个厚重的北方大省在努力靠近年轻人。

而今年,山东更成为了2023上半年户外音乐节演出数量最多的地区,由此可见,山东对文旅+音乐节的重视不言而喻,很大程度上,如果说烧烤是承载如今淄博爆火的切口,那么音乐节就是助长这轮高潮的重要推手,整个山东都为此努力已久。

音乐节成文旅增长新引擎

音乐节对于一个地方旅游业的驱动,就是通过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并透过他们的视角,重塑一个城市在年轻群体中的地方印象。尤其是在乐队、线下演出影响力持续扩大之后,比起一二线城市借音乐节锦上添花,更多低线城市对举办音乐节的需求反而显得更加迫切。以此为基础,全国多个省市都在尝试文旅+音乐节的发展模式,只不过山东是走得更快的那一个。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或有近100个音乐节举办,已恢复甚至超过了疫情前同期水平。音乐节市场的复苏是从今年3月的第三个周末(3.17-3.19)开始的。在这个周末, 2023年一季度户外音乐节共举办30个, 4月户外音乐节数量近40个,已超第一季度。目前统计,5、6月已有30个音乐节官宣,未来数量或还会陆续增加。

2023年已经举办或将举办的音乐节中,落地三四线甚至更低线城市的音乐节数量,已经紧追一二线城市。

今年有望将迎来三四线城市“文旅+”音乐节演出爆发期。像江西婺女洲度假区便与星云青燥音乐节联手,自3月17日开始在度假区打造为期五天五夜的“2023年婺女洲星云青燥音乐节”;同样在3月17日开演的麦田周末音乐节,则与武汉欢乐谷另辟蹊径,打通文旅、游乐园、音乐节“一站式”演出。

而这些戳中地方政府文化旅游恢复痛点的演出合作,也相应解决了高票价限制观演人群和场地租金成本走高的问题。像是麦田音乐周末音乐节仅需欢乐谷夜场套票175元,便能观看二手玫瑰、Fine乐团、房东的猫等组成的演出拼盘。

音乐演出与旅游经济的结合,也在拉动当地二次消费,以“城市文化名片”的方式推动当地产业链条发展。这对于急需重启的旅游经济和演出经济来说,看上去无疑是“双向奔赴”的选择。

音乐节地方化成为未来趋势的同时,音乐节市场还会走向小而精、多元化发展,受众群体也更加精准。因此,音乐节IP要想成为“城市新名片”,首先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文旅与演出结合也必然要摆脱同质化问题,像是地方扶持引进新人才、推出小而精的演出IP等,都是有力措施。